“干就完了,干出个样来给自己看”,电影《煽风点火》里的主题曲《干就完了》曾经引起无数人的追捧和信奉,不管前路多坎坷,只要不死就往死里干,这句话也曾成为年度网络流行金句。
在成就和生命健康面前,人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努力奋斗,再努力再奋斗,少有人会想到这样追求而来的成功真就是我们想要的吗?即便拿命去博一个未知的成功也在所不辞吗?
作者想这未必是人们真正想要的,人是被逼上奋斗之路,也是被逼得让自己更优秀,有些人的成功和优秀不过是拿健康和无尽辛酸换来的。
谁的成功不是无数次挥汗如雨换来的,这句话固然没有错,但我认为挥汗如雨和拿命去博是两回事,概念不一样。
接连两名医生猝死
五个小时前,央视官号发布了一条简讯,12日医院主任医师陈培因”爆发性心肌炎“最终治疗无效死亡,享年49岁,相隔4日的16号,医院杨立峰医生突发疾病猝死,仅仅39岁,在前几天杨医生还在诊治患者。
接连两位医生因疾病去世,不得不令人感概,那个在病人看病时,常常对大家说”多喝热水,多运动,保持充足睡眠“的医生去世了。
他们难道不知道有病不医会引起更严重的后果吗?他们难道不知道多运动,多休息吗?我想他们比谁都清楚,但还是抱着一丝侥幸,侥幸的根源其实就是努力一下,坚持一下。
令人悲伤的同时,我们不禁要反思一下,到底是什么让时刻叮嘱病人多注意休息的医生,在年纪轻轻的时间因病去世。
我认为是奋斗,是努力,这个社会啊,它充满了太多竞争,太多需要努力的地方,你可能稍微停歇一下就害怕有人追赶而上,取代你的位置,你更害怕慢一点,房贷还不上,车贷没着落,孩子的奶粉钱不知问谁要。
杨立峰医生的孩子才仅仅20个月,他就这么匆匆忙忙地走了,没来得急让孩子记住他,也没想着陪孩子一起去幼儿园。
作者寄语
两位医术精湛的医生去世了,我们感到惋惜,惋惜过后大家不妨想一想这一切到底是因为什么?是因为命该如此吗?我认为不是,是不知疲倦的奋斗和总想着抗一抗的心思让他们最终离别。
曾经跟朋友聊天说道,医院了,也不敢去体检,总怕检查出个什么病,治疗吧,一大堆房贷,车贷,妻儿老小的压力在那里,根本不敢停下来,也没钱去治疗,不治疗心里总会觉得不安宁,干脆不愿意体检,想着身体很棒就行了。
即使偶尔有点头疼脑热也坚持抗一抗就过去了,
医生、消防这些职业令人敬佩,他们也确实是高危职业,事实上这个社会高危职业太多了,干销售的销售员、送外卖的外卖员,哪个不是拿命在干,想着多打一个电话,多送一份盒饭,多赚一点,生活质量会更好一点。
小结
请各位鸡汤作者和媒体,别再大肆宣扬废寝忘食了,也不要再讲只要不死就往死里干了,如今的青壮年真的很累,我们需要好好躺下来休息一下,需要放松一下。
橡皮筋不是一次性断掉的,而是长年累月紧绷造成的恶果,请各位看到此文的朋友能明白,身体是本钱,奋斗的前提保障休息和健康的权利才是正道,身体透支没人能接棒。
多数人其实要的不是成功,不过是一个衣食无忧的环境,也许目标再低一点,我们可以做到,与健康相比那些所谓的优秀根本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