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CCU病房ECMO小组在急诊科协助下,应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以心肺全替代方式,成功抢救一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使一个年轻的生命“起死回生”。31岁的张女士,误食食物后出现了上腹不适和乏力,症状迅速恶化,出现呼吸困难和血压下降,惊慌失措的家人紧急把张女士从当地诊所送到我院急诊科。抵达急诊科时,张女士意识丧失、血氧急降、心源性休克,在接受了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大剂量升压药等治疗后,情况依然危急,生命体征极不平稳,已经处于心肺肝肾等多脏器衰竭、细胞严重乏氧、氧债极高的濒危状态。凭借多年临床经验,急诊科主任崇巍教授迅速评估患者情况,考虑为药物毒性所致的暴发性心肌炎,常规医疗手段已经很难救治,他果断决策,立即组织联系心内科CCU病房ECMO小组的于彤彤副教授,制定紧急治疗方案:鉴于患者的心肺功能濒临崩溃,ECMO小组一致决定,先放置VA-ECMO,替代已经衰竭的心肺组织,保障组织灌注、供氧、维持生命,同时积极诊治肝衰竭、肾衰竭等。时间就是生命,抢救行动刻不容缓!于彤彤副教授和CCU兰晶护士长迅速组织ECMO小组成员到位,并积极联系麻醉科、手术室。然而期间张女士的病情仍急剧恶化——出现了心脏、呼吸骤停,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鬼门关”!“患者年纪较轻,无既往病史;本次为急性起病,有恢复的可能;虽然心脏呼吸骤停,但我们一直在做持续的高质量的CPR,保证了心脑等重要脏器暂时的供血……这个患者ECPR的成活率应该大于30%!”于彤彤紧张的思索着、权衡着,望着家属期待的眼神和坚决治疗到底的态度,在向家属充分交代风险后,在持续心脏按压和人工通气条件下,将患者紧急转运到手术室,立即行VA-ECMO治疗。在ECMO小组吴雪娇老师协助下,于彤彤副教授作为术者,李福杭医生和于开锋医生做为助手,迅速为患者穿刺、置管、连接、转机,患者的组织灌注得到了有效改善,生命指标也逐渐稳定下来。植入VA-ECMO、稳定心肺功能只是第一步。随后,医疗团队在王勃教授、于彤彤副教授、宋佳医师带领下,针对VA-ECMO植入后的左心室滞胀、主动脉瓣不能充分打开,及时行床旁IABP植入术改善血流动力学;针对急性肾功能不全及时予以CRRT治疗;在血液科协助下及时诊治了继发性DIC;与感染科、呼吸科合作,定期行纤支镜检查、排痰,及时调整抗炎、化痰方案,成功控制了重症感染;护理团队24小时不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