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性心肌炎是一种病*感染所致的心脏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心腔内有炎性细胞浸润和心肌病变,可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那么,为什么会得病*性心肌炎?
一般情况下,如果病*感染机体后,并没有造成损伤或病理变化,通常就不会发生病变。但有一些情况下(如:某些感染病*后可能引起了心肌炎)可能就会发生病变。而在病*性心肌炎中,就有可能发生心肌损伤。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病*感染导致的心肌炎症性病变,如流感、麻疹等
病*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造成感染,并在体内大量复制增殖,形成“抗原”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由于病*抗原与免疫系统识别不一致从而激活免疫反应,引发免疫反应。而免疫反应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且多数患者为隐性感染,也可产生持久免疫力。此外还可有非典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包括IL-6、IL-1等)。
一般情况下,病*引起的心肌炎早期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下降(与感染性腹泻类似)、发热、肌肉酸痛(常出现在疲劳后)等;后期可有心包炎或者心内膜炎出现。部分患者可伴有心脏扩大、心功能受损等症状。因此,病*性心肌炎的主要发病机制为病*感染后的免疫性损害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及心脏组织炎症。
2、细菌或病*感染所致的心肌炎
由于细菌或病*的感染,导致人体发生感染性疾病,从而造成心肌损伤。病*性心肌炎是由多种病*引起的,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埃可病*、麻疹病*等。在儿童时期很容易感染这种病*,而这种疾病一旦发病后,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对于儿童来说,患上病*性心肌炎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旦得了病*性心肌炎,对小儿来说后果很严重:容易引起肺炎、肺脓肿;同时还可能导致急性心肌炎和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还可发生各种心律失常等症状;此外还易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心肌炎。对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伴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一旦感染病*后,也容易出现心脏损伤从而导致心肌炎。
3、在某些感染过程中,病*可能会发生变异或变异为新型的病*
例如:流感病*变异后会产生新型的流感病*。病*感染机体后,如果在早期没有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则通常不会对心脏造成损伤。但如果患者在急性期接受过治疗,并出现了病理改变,则可造成心脏损伤。另外,一些其他的疾病,如: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化学物质等也可引起心肌炎。这些情况都需要患者密切观察并积极配合治疗。当然,在临床上,一些病*感染性的心肌炎患者并没有任何的症状和体征出现,而只有心脏彩超和心电图检查才能发现这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