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心脏不好很容易导致心肌炎,一旦出现心肌炎,对身体影响很大。心肌炎出现后,需要及时治疗。同时,日常护理也很重要。得了心肌炎后,护理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心肌炎怎么护理?
1.适度休息
心肌炎有急性和慢性两个阶段。急性期最好卧床休息2-3周。如果心肌炎伴有心肌增大的情况,最好休息半年到一年。症状消失后,就可以慢慢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了。还有,这期间不要长时间熬夜,看电脑,看书等,否则可能会导致心肌炎复发。
2.预防感染
心肌炎的发生一般是由病*感染引起的,所以在心肌炎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病*入侵,尤其是呼吸道和肠道的感染。如果患者在康复期出现咳嗽、腹泻等现象,要高度警惕,医院进行检查和针对性治疗,以免病情加重或因感染导致心肌炎复发。
3.劳逸结合
心肌炎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做过多的体力劳动或过度用脑,否则容易加重病情。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于激动或烦躁,这样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4.不要吃刺激性食物
心肌炎患者不宜吃太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等,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如各种新鲜蔬菜、水果等。然后就是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多吃这些食物,也可以适当吃一点西洋参,对心肌的修复有帮助。
5.适度锻炼
心肌炎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一些运动。但要注意的是,选择的运动不宜高强度或过于激烈,也要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如慢跑或跳舞、做瑜伽等。过度运动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另外,进入秋冬季节,心肌炎患者要注意预防感冒和保暖,因为如果患者感冒,可能会加重心肌炎的病情。另外,心肌炎患者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家属要多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找出发病原因和危险因素,及时避免,以免患者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