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关于医疗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可穿戴设备
TUhjnbcbe - 2020/7/6 11:22:00

关于医疗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可穿戴设备?


OFweek可穿戴设备讯:最近微信朋友圈流行一种 行走的力量 的刷屏模式,朋友间相互刷每天的运动步数排行榜,刷存在感。没事走两步,走走更健康。这不是貌似又要爆火的APP应用,只是微信新推出的 微信运动 公众号功能。据说此公众号已经接入了几十款智能硬件,为可穿戴式、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智能健康的等互联智能设备提供入口,光手环就有十几款。而且像乐动力、咕咚等部分运动APP也可以接入微信,分享排行榜数据,更有一些土豪智能手机,比如iPhone5s/6/plus,自带运动处理器,可以轻松接入排行榜。


  微信这个永远吃不饱的胖子,无处不在地彰显着自己的神通广大,看到智能硬件的这么大块香饽饽,怎能放过?而运动关乎健康 ,健康涉及医疗,那么医疗健康+智能硬件,到底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医疗可穿戴规模大,市场混乱 2014年可以说是智能硬件的爆发之年,似乎一夜之间智能可穿戴出现在大街小巷,手上、头上都是可穿戴。身上没有一件就不够潮流,尤其是苹果Apple Watch 上市后,各种攀比出现。 CWCISA(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为22亿元,预计2016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增加到228亿元。 而据市场研究机构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研究表明,医疗是可穿戴设备最具前景的应用领域。医疗健康管理类产品成为市场主流,各种手环、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出现。 因为无论是运动健康类还是医疗监测类设备都与健康相关,而人的身体健康是最基本的需求。 同样的,在2014年医疗领域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移动医疗得到快速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30.1亿,同年增长52%,预计2017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进入高速发展期。 有数据预计,2015年我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1.9亿元,2016年预计达到23.7亿元。既然如此,移动医疗和智能可穿戴都有相当大的市场规模,又相互需求,二者的结合也许会产生更多的可能。 新的结合,带来新的需求,不光是大批的创业者涌入了医疗可穿戴这一细分领域,就连传统医药企业和科技巨头也都相继进入。仁和和九安医疗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产品,百度推出Dulife智能健康设备平台,华为有TalkBand系列手环。根据动脉互联医疗研究院的统计,在2014年医疗可穿戴引领互联医疗投资走向,国内获得融资企业有28家,公布融资额有1.9亿美元。而目前国内可监测身体状况的医疗健康可穿戴设备已有148款,企业玩家有103家。 从产品设计上来看,市面虽然有各种琳琅满目的产品,但基本上处于同质化竞争阶段,硬件设计相似,软件开发缺乏创意。 从产品功能上看,目前可穿戴设备已经具有健康监测、医疗、运动、娱乐、办公、学习、定位等多种功能。相比国外的15个监测类别,在国内的类别分布中有13个,以运动居首,占到了32.9%的市场份额,随后是睡眠、体温监测,出现了产品分布不均,多的太多,少的太少的情况。从侧面也反应出了,目前医疗可穿戴产品还处在初级应用阶段,还没有被大众所熟知和使用,智能可穿戴产品还没有深入地服务于医疗。 医疗可穿戴设备如果以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话,大体可分为运动健康类和病患监测类。 运动健康类,主要功能是用来监测运动量、消耗热量、心率、睡眠,主要有手环、手表、智能鞋、贴片等一些可穿戴小设备。比如:小米手环、乐心手环、咕咚手环、华为的TalkBand系列手环、Apple watch、华为手表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医疗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可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