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有一期节目是讨论,当你在工作加班的时候会不会发朋友圈故意给别人看?
王一博很坦诚地说:“以前做练习生的时候或许会这样,但是现在就觉得发了干嘛,谁管你啊。”
听到这话,像是出自一个年岁稍长的人,在生活中摸爬滚打多年的感悟。可那时,他20岁。
提到王一博,现在会想到“酷盖”两个字,因为很好地概括了镜头前他给人的印象,高冷话少,可看了他的经历会发现:
看似冷漠的背后或许是因为早已看多了人情冷暖。
一、沉默的岁月
年8月5日,王一博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因为初一时看到电视播出街舞比赛,觉得很酷,便央求妈妈报了街舞班。
学习一年后,13岁的他参加了全国IBD顶尖街舞大赛,闯入了Hiphop组16强,舞蹈天赋初显,被乐华娱乐发掘成为练习生,远赴韩国。
年龄小、离乡背景、语言不通、能不能出道都是未知数,那段练习生的岁月孤独、艰苦、看不到头。
原本需要父母陪伴的年纪,他离乡背井4年,只能在微博写下:又是一个不能回家的春节;
原本觉得自己还不错的舞蹈天赋,来到韩国后发现根本不算什么,厉害的人太多;
为了能留下,他开始魔鬼的训练,每天休息不到4个小时,有一次跳舞跳到心肌炎,即使一天要打八瓶水,也没有间断练习。
经过层层选拔,他成为了考核中唯一留在a班的中国人,也成为UNIQ第一个正式成员,年在韩国出道。
作为团队舞蹈担当,他被称为膝盖上装了万向轮的男人,对舞蹈记忆力超强,基本一遍就可以记住,那年他17岁。
可这个组合在国内当时并没有什么知名度,因为比较沉默,王一博在团队里经常被忽视。
一次在参加节目,主持人请团队上台,念了团队里所有成员的名字,唯独落下了王一博,镜头给到他们时,王一博明显地站起、坐下又站起,手足无措。
在韩国参加节目,介绍自己时,主持人总会默认:一博是韩国人吧?他也总是会强调一次:我来自中国。
还有一次组合去泰国宣传,王一博被泼红色液体,开始他还以为是热场特效,最后发现泼的是动物血。面对这样的恶意攻击,他气愤、担心,却不能离场,简单处理后依然得云淡风轻的上台。
后来,在节目中他自己说:在酒店晚上睡觉时,经常需要开灯或者开电视的,会害怕。
才发现,表面上的冷酷或许不是真的冷,只是他面对世界的保护色。因为那些沉默的日子里,他早就独自看惯人情冷暖。
二、成功的结果人人想要,但荆棘丛生的道路却不是人人都想走。
年底,《天天向上》选“天天小兄弟”,王一博和吴磊、刘昊然、曾舜晞、白举纲、佟梦实、张逸杰等在内的二十位当红人气小鲜肉一起入选。
露脸机会少、发言机会少,中间有很多人走了,王一博一直坚持着,每一次被cue跳舞他都全力以赴,最后正式成为了固定成员。
因为话少,每一期节目轮到王一博的只有一两句词,还得哥哥们主动带,观众们质疑他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劝他赶快滚。
王一博顶着压力又坚持了下来,后来,看得久了,观众也就习惯了。
《天天向上》虽然是一个没落的综艺,但对王一博却意义非凡。
这是一份固定的工作,对那时的他来说,有着一份固定的收入,是他坚持下去的后盾;
这是一个稳定的露脸机会,每周准时播出,虽然收视率不必从前,却让王一博背靠芒果台,既多了机会,也混了脸熟。
就这样熬到年,王一博终于等来了《陈情令》,剧集爆火,他和肖战双双晋升顶流。他的一言一行也被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