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健康因为心源性猝死每分钟都有一人离去
TUhjnbcbe - 2025/5/12 19:03:00
公益中科 https://m.39.net/disease/a_6169821.html
                            

11月27日,台湾艺人高以翔在录制节目中不幸去世的消息,让网友们悲痛不已。高大帅气的高以翔以主演《遇见王沥川》中的王沥川一角圈粉无数,猝死让年仅35岁的年轻明星陨落,“再见,最好的‘王沥川’”。对此,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马根山教授提醒,高强度、高压力、高度紧张、持续过劳的工作状态日益成为年轻人猝死的重要诱因。专家呼吁,保持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普及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尽最大可能减少此类意外事件发生。

心源性猝死,每分钟有1人离去

全世界每年有数百万人因猝死而失去生命,约80%的猝死是心源性猝死。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每分钟都有1人因心源性猝死离开,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不足1%。

什么是猝死?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为,就是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一般他们身上都有心脏性疾病或其他易致猝死的疾病,只是自己没有感觉或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一些特定因素影响下就可能出现猝死。

专家告诉我们,导致猝死的疾病很多,常见的有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心肌炎、肺动脉高压、风心病、高心病、Brugada综合征、与QT间期相关的综合征、马凡综合征等心源性疾病和主动脉夹层、急性颅内出血、肺动脉栓塞、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严重电解质紊乱、双硫仑样反应、急性会厌炎等非心源性疾病。

心梗不及时救治,则可能发生猝死。在心梗人群中,中青年的比例上升明显。“通过胸痛中心接诊的患者来看,明显感觉到现在接诊的年轻人多了。以前患心梗大多是60、70岁的,但是最近几年,已经接诊了多例只有20、30岁就心梗的患者。”马根山介绍,医院国家级胸痛中心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运转,胸痛中心自成立以来,数据分析显示,中青年患者约占心梗总发病人数的三分之一。

高压紧张,强壮的年轻人也会中招

为何平时看起来身体棒棒的年轻人,也会发生心梗等急性突发心脏事件呢?马根山表示,太过繁忙、高压紧张的工作,会不断刺激人的交感神经。如果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交感神经系统长期太过兴奋,则会导致心脏负担过大,心率增快,甚至产生心律失常。长此以往,如不及时调整,心脏则会受到损害。部分突发性心脏病患者猝死就是因为连续熬夜、情绪激动、紧张状态,诱发了神经功能失调、冠状动脉痉挛,心脏突然间缺血而猝死。

马根山指出,有些年轻人熬夜加班,为了提神就会过量喝咖啡,但是本身对咖啡敏感性很高,只要喝一杯咖啡就会影响晚上睡眠,这样刺激了交感神经,再加上过度疲劳,这也助长了心脏病病发。因此,专家建议因人而异适度饮用咖啡。另外,值得警惕的是,由于不重视,许多心血管病未及时发现和治疗,或者是并不知晓患有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马根山强调,爱拼的年轻人更要注意休息,即使平时身体不错,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每周最好能进行一次有氧运动,打球、游泳、跑步或者散步,都是锻炼心脏不错的方式。专家提醒,一旦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尤其是家族中有不明原因猝死亲属的人群,医院对心脏进行详细检查。

普及急救技能,设置公共应急系统

据悉,高以翔在倒地后获得了抢救,但是并没有抢救成功。“只需几个简单的按压动作,便能让心脏猝死患者起死回生。但是绝大数人不懂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面对突发状况束手无策。”该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陈立娟主任医师呼吁,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公众参与急救的技能培训和普及,将急救知识培训纳入制度规定,让更多人在第一现场进行施救。同时,应该在公共场所广泛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教会公众正确使用,关键时刻可以挽救猝死患者的生命。

作者:杨羽刘敏程守勤

原标题:《因为心源性猝死每分钟都有一人离去》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因为心源性猝死每分钟都有一人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