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与生命赛跑,心梗患者获救了
TUhjnbcbe - 2025/7/14 10:34:00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m/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春祥通讯员龚艳辉朱文青肖玲“离床!”“除颤!”“用抗心律失常药!”“再次除颤!”“启用IABP及临时起搏器”.....这是近日医院(南华医院)心血管内科的紧急一幕。76岁的龙新泉(化名)老人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第三天突发心室电风暴,医护人员紧急抢救,历经47次电击除颤、联合使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启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临时起搏器等多种手段,老人终于脱离危险。 凶险——心室电风暴,来势汹汹的心脏“台风”心室电风暴是指24小时内发作3次或3次以上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电不稳定性增强密切相关,因来势汹汹,病情危重,预后不良,常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被比喻为心脏的“台风”。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吴鹏翠介绍,3月8日,老人在家突发胸痛,休息及口服“速效救心丸”无明显缓解,由于疼痛尚能忍受,老人一直等到5小医院急诊科就诊。经诊断,病人为急性心肌梗死,紧急完善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冠脉前降支闭塞,心内科介入团队为老人进行了心脏支架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转入病房接受进一步观察和治疗。3月11日,意外再次降临。术后的第三天清晨,老人突发意识障碍,心电监护仪显示室速、室颤。在场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了急救处理,但患者仍频繁出现室速、室颤,医护人员立即将老人送往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继续抢救。“离床!”“除颤!”CCU病房内,吴鹏翠副主任与其他值班医生分工合作积极抢救患者,一人负责胸外心脏按压,一人负责电除颤,一人负责指导用药。一次、两次、十次……电击除颤次数越来越多,老人的心律失常一直在反复发作,面对患者的危急情况,在场医生一边继续抢救,一边决定气管插管镇静、启用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临时起搏器为患者提供生命支持。很快,老人室速、室颤逐渐减少,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下来。据统计,在这次抢救中,医生总共为老人进行了47次电击除颤。 哪些患者容易发生心室电风暴?造成“心室电风暴”的风险离我们并不远,麻将桌上的猝死、网吧上网时的猝死、加班熬夜的猝死都可能与“心室电风暴”有关。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包括结构异常型心脏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急性心肌炎或急性心包炎等)。除此之外还见于原发性离子通道病(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短QT间期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等)。而引起室速风暴的主要诱发因素就是交感神经多度兴奋,造成心电生理明显异常,在有心脏基础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心室电风暴”。 如何避免“心室电风暴”来袭?吴鹏翠提醒,心室电风暴导致的心脏性猝死的死亡率非常高,即使发生在专业心脏监护室,死亡率依然高达50%左右。因此,高危人群应足够重视,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等,可以及时排查出有可能导致心室电风暴的电生理和结构性心脏病。慢性心脏病患者一定要在心脏专科门诊规范随访,动态评估心功能,调整药物治疗,及时评估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和导管消融手术方案。此外,应积极预防,避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一次心肌梗死发生后,即使救治及时,安全度过急性期,但心肌梗死后所造成的心脏电传导异常、心室重构、心力衰竭等影响,都会为日后的心律失常留下伏笔。吴鹏翠医师呼吁广大民众,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戒烟戒酒,规律锻炼、避免过度劳累、熬夜,保持情绪稳定,都是远离急性心肌梗死的正确方式。
1
查看完整版本: 与生命赛跑,心梗患者获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