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三阴三阳十二
TUhjnbcbe - 2021/3/22 5:55:00

六经传变

在之前的介绍中,简希将三阴三阳本质与排序问题作了一定的阐述,旨在让大家明白,三阴三阳组成的六经体系,不仅局限于医学,也不拘于描述一个特定的事件,而是反映了事物发生发展的属性变化;六经相合,体现的是事物的运动过程。

用六经辨证来描述人体生理病理活动,既可以体现当下的实际情况,也能够预测生理病理活动发展的轨迹,这为我们在临床上展开治疗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和战略优势。

在疾病的转归中,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的现象,我们就称之为“传变”。疾病发生传变,就意味着人体同疾病的抗争(正邪相争)进入了新的局面,同时也伴随着症候群的改变,我们的干预方案也要随之而改变。

下面就涉及到争议比较大的问题了:六经传变到底有哪些模式和次序?

简希放在文首的六经传变图,这也只是一家之说,大家姑且一看,我主要讲共性的问题,对有学术争议的地方,存而不论。

为什么存而不论?因为实际临床上看病,尽管你的理论无懈可击,能够自圆其说,也会碰到疾病转归,不符合你认知的地方,它不按照你的套路出牌,那么是“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还是沉迷于逻辑自洽不能自拔?

从根本上来讲,一切中医辨证体系都是为了与疾病相抗争而制造的“战略性武器”,我们在各家各派争鸣的同时,要切记以治愈疾病的目的为导向,不能干削足适履的事。

疾病六经传变的规律,实际上起源于简希之前所介绍的三阴三阳关系。即三阴三阳次序、三阴三阳离合(开阖枢关系),三阴三阳相对(表里关系),这三种基础类型。

三阴三阳次序,表示疾病传变按照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顺序发展。

三阴三阳离合,也就是开阖枢,表示疾病按照开→阖→枢的关系发展。

三阴三阳组对,表示疾病按照“太阳少阴”,“少阳厥阴”,“阳明太阴”的表里方式发展。

总结为思维导图,就是文首的那一张六经传变图。

传变规律

关于六经次序,我们不作争辩,仅取一种作为示例:“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疾病是不是一定要传完六经呢?当然不是。我们在治疗的时候,正邪抗争的局面处在哪一步,我们就随证处理,病情缓解了,疾病告愈,不再往下传变了。

举个例子,张三今天出门没有看天气预报,穿少了,又淋了场雨,回家以后,发现自己恶寒,伴有轻微发热,头疼欲裂,没有食欲,还喷嚏流清涕,我们认为张三目前处于太阳病阶段,可用麻*桂枝类方剂,发汗解表治疗。

但是张三不以为然,根据以往的经验,受凉感冒的时候,多喝热水多休息,几天就好。(这是正邪相争,邪不胜正,太阳病自愈了)

没想到,这次躺了两天,不但没有好,恶寒发热更重了,每天冷热交替出现,发热时吃百服宁也不见退热,并出现了恶心呕吐,口苦咽干的症状,张三心情有点忐忑。我们认为张三目前病情发生了“循经”传变,由太阳病转为了少阳病,处理方式为柴胡类方剂,不再适合太阳病发汗解表的方法了。

我们继续看张三的故事,还有一种可能,他在受凉感冒后不以为然,在危险的边缘试探,不久,他因为心慌胸闷,呼吸困难住院了…张三花了很多钱,检查结果显示,病*性心肌炎。我们认为,张三在太阳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发生了“表里”传变,出现了少阴证,要使用细辛、麻*、附子类方剂去治疗了。

疾病是不是必须从太阳病开始?也不一定。还是我们倒霉的张三出场说明。这次他非常注意保暖没有再感冒了??,但是,他在一次自助餐上,由于贪嘴,先干掉了一整盘刺身,又吃了5份哈根达斯,当时就憋不住了,一直从酒店拉到家里,腹痛腹泻出冷汗,还有点恶心。我们认为张三这次是由于过食生冷,直接得了太阴病,我们要用干姜类方剂去治疗。

疾病的传变是否有时间规律?根据患者的体质和抵抗力而定。张三如果平时体质不错,受凉感冒几天后,就能自行恢复;反之,感冒不但不容易好,而且还容易发生传变,至于怎么传,多久传,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根据症状的改变来重新评估和判断。

简希医话

灯下读书心中问道

简希医话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阴三阳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