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病史
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感持续性背部隐痛,无放射,伴轻微出汗,头晕,乏力,坐位明显,平卧位时缓解,无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否认黑矇,晕厥等,无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未诊治。
背痛持续10小时后部分缓解,仍感头晕,但多于站起步行数米时出现,坐下后缓解,曾自测体温38°C,无畏寒、寒战等,未予特殊治疗。
既往史
瑜伽教练,体健
体格检查
查体:体温37.8°C,脉搏9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95/60mmHg。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
生化:血Tnl4.2ng/ml↑,血CK-MBU/L↑
鉴别诊断
急性心肌炎:可疑前驱感染史;心脏症状;心电图改变;心肌酶升高
急性心肌梗死:易患原因——无;胸痛症状——不典型;心肌酶升高——典型的AMI酶学曲线?;ECG——酷似STEMI
初次鉴别——心电图改变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有定位特点的连续导联ST段抬高
伴有镜像导联ST段压低
符合冠脉供血分布区域特点
本例患者
入院后16小时
剧烈胸痛,伴大汗,BP65/40mmHg
紧急临时起搏,抗心律失常,补液,升压
超声心动图
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左室下壁基底段-中段)
右室壁运动减低
右室略大
右房略大
二尖瓣轻度返流
三尖瓣轻度返流(PASP16mmHg)
LVEF55%
再次鉴别——心肌酶学曲线
入院后18小时
急性冠状动脉造影
临床诊断明确
酷似心肌梗死样ECG,室性心动过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
急性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myocarditis)。死亡率高达80%。
治疗
目前无指南和共识
常规治疗:
休息
营养心肌:维生素C,辅酶Q10
抗心律失常,临时起搏
补液,升压
免疫抑制:
激素:甲基强的松龙mg/日
免疫调节:
丙种球蛋白:20g/日
抗病*:更昔洛韦mgbid
入院后36小时
血压:多巴胺10ug/kg.min;去甲肾上腺素0.3ug/kg.min;补液mL/24小时
尿量:mL/24小时
皮肤:肢端湿冷
心电图:QRS波群进行性增宽
血气:pH7.34,BE-5.2
体外膜肺氧和(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ECMO)是一种辅助支持手段,为心,肺病变治愈及功能恢复争取时间。
原理: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器后注入病人动脉或者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
20世纪末首次引入我国,医院开展此项技术。
入院后40小时
心内科,心外科,麻醉科团队协作
CCU床旁成功植入ECMO(V-A):起始流量2.8L/min
入院后44小时-5天
传导系统严重受累——反复致命性缓慢性心律失常
电风暴——反复致命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心功能急剧恶化——双室均受累
ECMO为患者赢得了时间
营养心肌:维生素C,辅酶Q10
甲基强的松龙:mgQDx5;mgQDx2;mgQDx1;80mgQDx1
丙种球蛋白:20gQDx5
抗病*:更昔洛韦mgbidx5
升压:多巴胺
神志清楚,BP稳定,氧饱和度维持良好,肝,肾功能正常
入院后第5天
持续室速,急性肺水肿
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抗心衰治疗;电复律1次,转为窦性心律
病原学,拟诊断病*性心肌炎
血柯萨奇B3病*RNA阳性,呼吸道合胞病*A阳性
后期康复
入院后5天,未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停用丙球
入院后10天,LVEF49%,停用激素,撤除ECMO
入院后12天,停呼吸机
入院后3周,心脏结构,功能,心律完全恢复正常
并发症处理
肺部感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替加环素联合舒普深
消化道出血:PPI,营养支持
凝血异常:间断输注血浆
ECMO植入处血管,伤口:血管缝合+皮瓣成形术
泛发病*性疱疹:激素,对症
8周痊愈出院
出院后2月
心肌核素:下壁,后壁呈现花斑样改变
超声心动图:心脏形态结构正常,LVEF72%
Holter:偶发房早,室早
出院后1年
恢复瑜伽教练的工作
经验与体会
成功关键:
细致观察,抓住时机
早期ECMO辅助
强大的药物支持治疗
营养心肌,对症支持,抗病*治疗
困惑:
ECMO植入时机
激素疗程与剂量
丙种球蛋白是否必要
本文由医道整理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