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经历过心肌炎的网友,都表示这种病十分凶险!
近日,据成都商报报道,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医院)院长李晓松于7月4日去世,年仅56岁。
李晓松院长
据悉,6月初,出差回来的李晓松院长突感身体不适,疑为感冒。6月3日到华西四院就诊,判断为心脏问题,随医院心内科。后确诊为“爆发性病*性心肌炎”,即刻送进心脏内科重症监护室(CCU),但很快出现心脏停搏现象,在立即使用人工肺之后,也一直处于昏迷状态。7月4日下午14:29分,李晓松因心肌炎并发症颅内出血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6岁。
哀悼,痛惜!!
事实上,暴发性心肌炎,引发大抢救的案例,并不少见。医院曾披露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名16岁的小伙子一周前出现了感冒的症状,喉咙疼、咳嗽,因为平时感冒基本上都是自愈,当时也就没有在意。然而,当天他在学校参加八百米赛跑的过程中却突然倒地,失去了意识,引发了一场急诊医生的大抢救。最后被确诊是因为感冒引起重症病*性心肌炎,运动后诱发呼吸心跳骤停,好在医生抢救及时,最终从*门关拉回来!
急诊室现场监控记录的画面
很多人经历过心肌炎的网友,都表示这种病十分凶险!
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什么疾病?为何如此可怕?
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付华教授介绍道;“暴发性心肌炎非常凶险,其发病急、病情重,几小时到几天内病情会迅速恶化,容易发展为急性心衰或心源性休克,或者导致各种严重的心律失常,特别是严重的心动过缓,致死率颇高。早期即可出现急性重度心衰,且常出现心源性休克和各种严重的心律失常,死亡率高达75%以上!”
病*性心肌炎大多是由感冒引起的。但并非所有的感冒都会引发暴发性心肌炎。
付华教授强调:感冒时,一定要注意休息!!”
中医如何看待爆发性心肌炎?
一般来说,心肌炎早期的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出现发热、全身酸痛(太阳表症)、咽痛、倦怠(少阴里症)、恶心、呕吐、腹泻(太阴症)等症状,由于这些症状比较轻,所以容易被忽视。
这种会致命的感冒,中医叫少阴病或少阴直中,少阴包括心脏和肾脏,是阴阳气之根。
如何理解《伤寒论》中的少阴直中?
《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日本山田宗俊认为:发于阴之始谓之少阴。
胡希恕和娄绍昆认为是表阴症(恶寒无热),与表阳症(发热恶寒)相区别。藤平健认为体质分为阴性体质和阳性体质两种,阴性体质,平素气血沉衰,遇感冒就出现少阴型。
多发生在虚弱的中老年人身上,此征为心肾阳衰,属全身的虚寒征,脉象为:脉沉微、害冷、没有精神、光想睡觉、多数不发热。发展到严重阶段,则肚子痛,或腹泻,或上吐下泻,四肢不温,身上骨节疼痛,或心中烦躁失眠,很快陷于危险,阴阳离决。
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脉微细,阳气虚则微,阴血少则细,元阳受伤,精气内夺。但欲寐解释:神疲欲寐,精神萎靡,全身疲倦,眼睛也疲劳不愿视物,白天闭上眼想睡觉,晚上又无法入睡,处于失眠状态。
但欲寐是少阴型感冒独有症状,中老年人感冒一旦有”但欲寐“,不问何种脉象,不问何种自觉症状,急服麻*附子细辛汤(麻*6g、附子12g、细辛3g),一剂即可好转,三四剂即可痊愈(服到痊愈为止)。
为什么少阴直中会这么险恶?
《关于中医的思考》指出,阳气于人身的作用有三个方面:
其一,温热身体。
我们只要从身上的冷暖、手足的冷暖,就可以知道人身的火、人身的阳气充不充足。
其二,视物光明。
目(瞳仁)受血而能视,目之视物更在于这南明离火(心阳)。
其三,人身的机能活动。
人的精力靠什么呢?主要就是靠这个阳火。人到少阴病的时候,为什么会但欲寐?为什么一动也不想动?为什么心脏的博动力渐渐减弱?
因为心与神明相应,并且火在逐渐衰弱。《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如果神明的作用丧失了,那会是一个什么情况呢?这就如张仲景于《伤寒杂病论》序中所言:厥身已毙,神明消失,变为异物,幽潜重泉。
中老年人最怕得这种感冒,因口中和(不妨碍吃喝),医院医生或病人和家属多以为轻症感冒,如不按上述方法治疗,一星期即可能转归于死亡。
少阴直中治疗案例
闫某(济南国棉某厂工人),36岁,平日多病,在家休息不上班,年3月20日出诊时已感冒三四日,卧床不起,自觉颇有不久于人世之感。诊之:脉沉微,舌淡苔少,颜面凄楚灰败无神,有“但欲寐“少阴病之证候,恶寒,不发热,与麻*附子细辛汤,令服三剂。第一剂分二次服。
当晚药抓好后,患者坚决不肯服药,且对大女儿(当时13岁)作她死后的安排。又哭求堂伯母作多多照管三个孩子的遗嘱(患者父母早已去世)。因不肯服药,其夫求其堂兄劝说,其堂兄大斥其虚妄,严词令其服药。
服药后,其夫坐守床侧,以观动静。不久即见其入睡,且谨遵我言,待至12点唤醒病人,问其感觉如何?患者服药后不久觉全身向外出冷气。随出冷气,随觉舒适好转,令服余药,1剂后已能下床,5剂后基本治愈。
总结
少阴病是阴阳气血亏虚的危重症候,特别是寒化症病势严重,治疗稍有不慎,即可导致纯阴无阳或阴竭阳绝的死症。少阴病的预后跟阳气的存亡与否关系密切,仍以阳气为主导地位。
清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云:少阴为太阳之里(肾和膀胱相表里),居厥太二阴之间(三阴之枢),固有邪在太阳,而已内及少阴者,有寒中少阴,而仍外连太阳者。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附子细辛汤主之。附子细辛专温少阴之经;麻*兼发太阳之表。乃少阴经温经散寒、表里俱寒兼治之少阴温法。
参考文献:
费维光编著.中医经方临床入门.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娄绍昆著.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文首发:春祥健康之家
本文作者:范占炼
责任编辑:巴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