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古方,乾隆皇帝经常服用,在后妃临终救治时候几乎都会用到它,有人说这个古方出自我国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金代李杲所著的《内外伤辨惑论》,但也有人认为出自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千金方》,实际上,现今文献能查到的最早记载就在(金)张元素《医学启源·卷下》,它就是生脉饮。
后世这个方子应用十分广泛,在清宫里面打乾隆开始,皇帝们都是服用人参的,其中乾隆服用得非常的多,有的年头乾隆几乎是每天都服用,据乾隆朝《上用人参底簿》记载:“自乾隆六十二年十二月初一始,至乾隆六十四年正月初三止,皇帝共进人参三百五十九次,四等人参三十七两九钱。”这样算来,他每日约进人参三克之多。原来,乾隆服用人参是有讲究的,他用的方子就是:生脉散。就是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其中麦冬的清凉,克制了人参的热性,所以药性平和,滋阴补气。
生脉饮的作用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治疗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苦,脉虛数;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等气阴两虚之症。
组方分解
配伍特点
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故为君药。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故为臣药。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
三药相合,一补一润一敛,共成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之功。方名“生脉”者,乃补其正气以鼓动血脉,滋其阴津以充养血脉,使气阴两伤,脉气虚弱者得以复生。
生脉饮适应人群
1
一到夏天就疲劳乏力、心慌气短、汗多者。夏天气血偏于散浮于外,出汗多。
2
气短乏力,慢性心衰。补正气,鼓血脉,强心血。
3
虚火上炎者。多肾阴不足,需补肺宣发肃降。
4
久咳,咳嗽迟迟好不了。久咳肺虚。
5
反复感冒的人。强壮脉气,提高抵抗力。
6
总是唉声叹气者。心气不足消极悲观。
7
更年期女性。天葵竭经血少,易阴虚。
临床运用
现代医学对于生脉饮也有新的认识。由于这个方子非常宝贵,所以成为了目前广泛应用的基础药方。现在不仅有口服液、还有注射液。这个方子还获过全国第一届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奖获一等奖。
1.用方要点 本方为治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剂,以体倦,气短,咽干,舌红脉虚为证治要点。亦可治心悸、胸闷、气短、汗出、口干思饮、眠差、舌质淡红、少津、脉结或代。
2.使用注意 本方有收敛作用,若属外邪未解,或暑病热盛,气津未伤者,不宜应用。久咳肺虚兼有外邪者,亦不宜用本方。
生脉饮治疗14种现代疾病
病*性心肌炎
攻略心律失常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又称窦房结功能不全,是由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和(或)窦房传导功能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的一组综合征。)
克山病(克山病亦称地方性心肌病)
低血压
缺铁性贫血
肺心病
心源性哮喘
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心绞痛
心源性休克
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属气阴两虚者
民康?生脉饮的特点优势
1、已开发的生脉制剂有生脉饮、生脉胶囊、生脉颗粒、生脉注射液、生脉片,生脉饮为口服液制剂,较其他口服制剂吸收利用度更高,携带更方便。
2、方中人参为红参,加重了药理药效,而*参方药性平缓宜日常保健用。
3、气阴同治,补敛合法,对热邪损伤气阴所致的乏力、口渴、气短、脉弱、自汗尤为有效。
4、补气敛汗、滋阴清热,补而不燥,唯一夏季可用的补药。
5、对心血管系统有重要保护作用,治疗心律失常,保护心肌、强心,改善心肌脂质代谢。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